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 >

理性讨论:为什么清朝要铁了心地推行“剃发令”?

来源: 个人图书馆-白衣钱子 | 时间: 2023-08-09 16:13:52 |

客观地说,满清入主中原后推行的“剃发易服”政策,不仅引发了满汉民族之间的激烈冲突,还严重阻碍了新生国家的重建进程。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满汉民族而言,“发型”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已经全面接受程朱理学治国思想的清朝统治阶层,为什么偏要跟老百姓的发型“过不去”?面对残酷的“剃发令”,明朝遗民们又做出了什么样的抗争?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跟大家简单聊聊。

“剃发易服”主题油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发型”的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17世纪初的满(洲)族,是一个兼具渔猎、游牧和农耕特色的“混合民族”(拓展阅读:一文概述:什么是“骑马民族的征服王朝”?),崇尚武力;以农耕为主、深谙儒家文化的汉族,一直讲究崇文重礼,标榜诗书礼教。因此,彼时的满汉二族,大到生活方式,小到“衣着发型”,都有着较大的差别。

实际上,北方的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一直都有着“剃发”、“结辫”的风俗。在《资治通鉴·魏记》中,作者将三国时期的鲜卑人的“发型”称为“索头”。

坦诚说,“剃发”和“结辫”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体而言,在骑射环节,“辫发”不会遮住眼睛,干扰视线;在野外作战或狩猎过程中,“结辫”还能起到枕头的作用。

鲜卑人形象

长期居于东北的满洲诸部,“毫不例外”地延续并传承着“辫发”的习俗。对于“满洲发型”,朝鲜使臣申忠一在《建州纪程图记(1544)》中如是写道,“胡俗(满洲)皆剃发,只留脑后少许,上下二条,辫结以垂。”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发型”最终成为了满(洲)族人独有的生活符号。因此,即便在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也一直没有刻意改变自己的“发型”(拓展阅读:读书笔记:“聪明汗”皇太极的“汉化”之路)。

电影《南汉山城》中的“满洲发型”

与满洲不同,中原汉人一直讲究“全发绾结”。在《礼记·曲礼》中,作者就要求男子在二十岁时必须“束发加冠”——“将头发束于头顶,外加冠套住,中间横插一笄以固定”,表示自己正式成年。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宋仁宗

2)迥异发型背后的文化差异

1)儒家文化体系下的“发型认知”

在儒家的文化体系中,“头发”代表着“生命之根”,并兼具“生命”的内涵。因此在《说文解字》中,作者许慎就将“发”解释为“根”。实际上,像“曹操割发代首”、“杨贵妃断发示死”等仪式化的行为背后,均有着“将头发视为生命”的意味。

北宋徐铉等人奉诏重新整理的《说文解字》,被称为大徐本《说文解字》

古代中医认为,头发“为精血所聚”。比如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的说法。因为人的“精血”源自父母。于是,“发”与“孝”又奇妙地联系在了一起,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的观点,便是极为精准的阐释。

一言概之,与“(生命)根”和“孝”均有渊源的头发,是汉族族群的身份符号和精神寄托。

因此,古代汉族人不仅精心呵护自己的头发,还将剃发、髡发、断发等行为,视作对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侮辱;对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披发”、“辫发”风俗,他们不仅极度鄙夷,还将之视为典型的“化外之征”。

电影《柳如是》中的明朝知识分子形象

2)满洲人的“发型认知”

与汉族一样,“发”在满(州)族群体中,同样有着较为深刻的内涵。比如在满族的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中,就有着“女性辫子神创世说”的观点。

另外,当时的满(州)族人们普遍认为,“人的头发与天穹最为接近,是人的灵魂所在”,发辫是“真魂的栖息之所”。因此,战场上的幸存者们,通常会将阵亡的八旗将士的发辫带回故里并隆重埋葬,这便是所谓“捎小辫”风俗。

故宫博物院藏《塞宴四事图》(局部)

3)“剃发令”引发的血雨腥风

综合前面的描述看,迥异的发型,已经成为了识别满汉民族属性的显性标志。实际上,在更早的古代史料中,编撰者们就通常会以“发型”为切入点,进行族群识别。

比如《史记·西南夷传》中的“西南夷….皆编发随畜迁徙”,《谷梁传·哀公十三年》中的“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清朝君臣

1)“剃发令”的底层逻辑

明清易代后,清朝的统治阶层尽管在意识形态领域,选择将程朱理学作为治国思想。但在显性的风尚层面,他们不仅大力推行“剃发令”,还将违抗者视同“逆命之寇”,不惜以武力相威胁,“诛之而后快”。

电影《英雄郑成功》剧照

对于清廷推行“剃发易服”的动机,学界普遍认为,兼具政治和文化的双重目的。

基于政治层面看,清廷将“发型”视为判别中原汉族百姓“顺逆”的标志,旨在从根本上断绝他们的“狐疑观望之路”。

顺治元年(1644)五月,摄政王多尔衮就曾颁发谕旨:“各处城堡著遣人持檄招抚….有虽称归顺而不剃发者,是有狐疑观望之意,….如过限不至,显属抗拒,定行问罪。”

多尔衮:剃发易服,势在必行!

基于文化层面看,“剃发”的本质就是“在精神上征服汉族”。

一直以“(女真)金国”继承者自居的清朝统治者们普遍认为,“汉化”是导致金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拓展阅读:金国百年兴亡史:其兴也勃,其亡也速)。因此,他们不仅竭力维护“国语骑射”的“固本”政策,还严格推行“剃发易服”政策,旨在强迫汉族人“全方位倒向满洲”。

满汉双语版的《大学》

2)汉族各阶层的“反剃发”斗争

在古代中国,面对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时,大多数居于城乡的“农、工、商”阶层的人众,都会基于生计的考虑,“做出适应性的选择”。更何况,以“明朝继承者”自居的弘光政权,早已在江南各地人心尽失。

资料显示,在弘光政权续统的一年时间里,大笔的财政收入,几乎从来没有用于救济灾民、兴修水利等利民的举措当中。除了豢养只知祸国殃民的军队之外,相当一部分都耗费于皇帝、宫廷和官僚阶层,供他们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

坦诚说,南明的“家底”还是非常厚实的

因此,在清军扫荡江南初期,并没有遇到太多大规模的武装抵抗。

在多铎率大军入南京城时,南京百姓们不仅在家门口摆设香案,还以黄纸书“大清国皇帝万万岁”,书“顺民”二字粘于门;“清兵所过(江南)州县从风而靡,长吏罕有殉城者”,各州县纷纷投降,即便是江阴、昆山、苏州等也不例外。

弘光帝被俘后,愤怒的南京百姓们不仅沿街唾骂,一些人还向他投掷瓦砾。对此,士人陆圻在《纤言》中如是写道:“丙午,(弘光)帝乘无幔小轝入城,首蒙缁素帕,身衣蓝布袍,以油箑掩面,两妃乘驴随后,夹路百姓唾骂,有投瓦砾者。……帝嘻笑自若,但问马士英奸臣何处尔。”

电影《柳如是》中的多铎大军

但令清朝统治阶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剃发令”一下,江南形势瞬间风云突变。很多原本归顺的州县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杀掉清廷委派的官吏,起兵抗清。

以嘉兴为例,“六月初九日,清兵至,知府钟鼎臣以城降,居民争粘"顺民’二字于门。清委署官吏谓之"南选’,“市肆安堵”。

但是,“(同年)闰六月初六日,剃发令下,百姓哄至府署,镇将曰:"徂剃发汝等妻子俱不保’,民怨沸腾,数日间聚众三万余”,连清委任的地方官员也被众人“磔死球场”。

嘉兴城的起义,遭遇到了清军的血腥镇压。据史料记载,“城中逃出者十二三,未及出者十之七八,幸免于难者仅三百余人”,“其余(未逃出者)尽行杀戮,血满沟渠,尸积里巷,烟焰弥天”。

电影《英雄郑成功》中负责剃发的清军形象

3)“抗议剃发”的几个原因

为什么各地百姓对“剃发令”如此抗拒?简而言之,主要有两大因素,即“不忍受辱”和“不忍沦为夷狄”。

对于所有的汉族百姓而言,“剃发”就是对自己人格和信仰的双重侮辱;对于深受儒家传统浸润的士大夫阶层而言,“剃发”等同于“沦为夷狄”(拓展阅读:什么是“中国”:清朝皇帝眼里的“中国”)。

电影《柳如是》剧照

因此,选择“留发不留头”,誓死抵抗“剃发令”的人众,一直不在少数。对此,因为“南山案”最终“被诛于市”的戴名世就曾指出,“剃发令”颁布之后,“江淮之间,一介之士,里巷之氓,以不肯效国装死者,头颅僵仆,相望于道,而不悔也。”

曾言“砍头事小,薙发事大”的学者杨廷枢,也因“反清事泄”,最终在顺治五年(1648)五月二日“为巴提督所手刃”。他在临刑前大呼“生为大明人”,即便在头断后依然,刑场周围依然留有“死为大明鬼”之声,可谓壮烈。遗憾的是,在清廷的武力威逼之下,他们不得不接受“剃发”的命运。

外国传教士笔下的中国百姓

4)知识分子们的“消极抵抗”

在国家局势日渐稳定后,“苟活于新朝”的知识分子们,依然采取了不同类型的“消极抗争”举措,向“剃发令”示威。对此,黄宗羲在《两异人传》中如是写道:“自髡发令下,士之不忍受辱者,之死不悔。乃有谢绝世事,托迹深山穷谷者,又有活埋土室,不使闻于比屋者。”

具体而言,顾炎武选择“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余若水“冬夏一皂帽,虽至昵者不见科头”;周唯一“尽去其发而为发冢”,以“无发居士”的形象示人。

顾炎武和黄宗羲

实际上,“尽去发”是很多士人抗拒“剃发”的常见方式。比如王夫之一生始终“玄鬓高挽”,最终“完发以殁身”。在《放杜少陵文文山作七歌》中,他以佛教故事阿修罗王与天神战斗的精神自励,誓言“不毁伤受之父母的身体发肤”。

洞庭翻波鼋鼍吼,倒驾天风独西走

回首人间镜影非,下自黄童上白叟

铁网罩空飞不得,修罗一丝蟠泥藕

呜呼七歌兮孤身孤,父母生我此发肤

但可以肯定的是,成功保全“故国发式”的知识分子少之又少,大多数士人只能通过象征性和仪式化的行为,表达对“剃发令”的不满和抗拒。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

其中,“画网巾”的故事最具代表性。据清初李世熊《画网巾先生传》记载,顺治二年(1645)清廷平定东南后,严厉推行剃发令剃。拒绝剃发的“画网巾先生”与自己的两个仆人被捕后,清兵“脱去其网巾,逼其剃发”。于是,“画网巾先生”令二仆“画网巾于额上”,以示决绝。顺治七年(1650),主仆三人不屈而死。

除了“画网巾”之外,几乎所有具备代表性的“古衣冠”,都被这些知识分子们视为抗拒“剃发令”的凭藉。

浙江士人陈确在《竹冠记》中,专门记录了“自制竹冠”的全过程。后来,黄宗羲在《陈乾初先生墓志铭》中专门记录了此事:“(陈确)截竹,取书刀削之成冠,以变汉竹皮冠之制,其服也,不屑为唐以下,突兀遇之寒田古刹之下,不类今世人也。”

电影《柳如是》剧照

4)尾声

在清廷的武力胁迫下,“剃发令”最终被“彻底地执行了下去。但是,传统的“汉风”发式、衣冠所自带的文化意象与民族情感,一直烙印于汉族各阶层人士的内心深处。

因此,在太平天国“奉天讨胡檄”中,作者不仅直斥“剃发”让中国人都沦为了“禽兽”,还相继打出了“蓄发”和“复衣冠”的口号;对于满族的辫发风俗,近代革命家邹容极尽鄙夷,他直言,“辫发乎,胡服乎....为我中国文物之冠裳乎?抑打牲游牧贼满人之恶衣服乎”(拓展阅读: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辛亥革命内涵的沧桑演变)。

值得庆幸的是,伴随着社会和思想的进步,今天的我们,再也不用因为“发型”问题,吃这些毫无意义和价值的苦头了。

关键词:

 

热文推荐

理性讨论:为什么清朝要铁了心地推行“剃发令”?

客观地说,满清入主中原后推行的“剃发易服”政策,不仅引发了满汉

2023-08-09

廉江“体育节”拉开序幕 助力廉江打造“运动之城”

太极扇展示。通讯员王元亮摄8月8日,2023年廉江市“全民健身日”系列活

2023-08-09

Take-Two:PS4/NS版《荒野大镖客:救赎》定价50美元“非常合理”

IT之家8月9日消息,R星日前正式公布了《荒野大镖客:救赎》将登陆PS4 S

2023-08-09

杰克(杰克琼斯)

杰克杰克的比喻是:“我对朋友你的举动:我对他说了一个加利福隆的小妙招

2023-08-09

“N威力传动”涨超30% 盘中临时停牌

据深交所8月9日消息,“N威力传动”(300904)盘中成交价较开盘价首次

2023-08-09

54岁的王菲:恋爱中,已退休

54岁的王菲:恋爱中,已退休

2023-08-09

中科信息(300678.SZ):高速机器视觉技术属于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细分领域

格隆汇8月9日丨有投资者向中科信息(300678 SZ)提问,“公司人工智能业

2023-08-09

河北36人上榜!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公布!

从农业农村部网站获悉,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发布《关

2023-08-09

穆迪下调美国10家中小型银行的信评 道富和纽约梅隆银行或是下一波

穆迪下调美国10家中小型银行的信用评级,并表示可能会下调包括U S.Ban

2023-08-09

中原消费金融一万块一天利息多少

中原消费金融是一家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个人贷款和消费金融服务的机构。

2023-08-09

迈入数字广告时代 2022年上海互联网广告业务收入达954.2亿元

东方网8月9日消息:今天上午,2023上海国际广告节开幕。本届广告节以“

2023-08-09

比亚迪海豹DM-i预扣提车价曝光 友商看到又要紧张了

近日,比亚迪车友群曝光了海豹DM-i预扣提车价,新车将提供两款车型,其

2023-08-09

证监会市场二部副主任吴奇超:推进区块链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

“经过近三年探索与实践,证监会构建了物理分散、逻辑统一的‘中央监管

2023-08-09

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释放何信号?——云南财经大学法政学院刑法学副教授张吟竹谈观点

原标题: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释放何信号?——云南财经大学法政学院

2023-08-09

中国nba形象大使是谁啊_中国nba形象大使

1、1、每个时期有不同的人物,80年代的伯德和约翰逊90年代主打乔丹2、

2023-08-09

贴岩板需要用到什么材料(贴岩板背景墙用什么胶)

相信大家对贴岩板需要用到什么材料,贴岩板背景墙用什么胶的问题都很疑

2023-08-09

韩国抓获67名“恶性犯罪预告”发帖人

据新华社报导,韩国警方8日说,近期发生多起持凶器伤人案件后,警方已

2023-08-09

韩国团队LK-99超导“神话”破灭!中美团队均否认其超导性

近期,韩国团队发现的疑似室温超导材料LK-99引发了全球材料学界的广泛

2023-08-09

拉莫斯想要回到老东家,这次决定证明,受到了梅西的影响

剩下两个选择就是第一,是迈阿密,第二是回到他的老东家,那么这两个选

2023-08-09

中国北冰洋科考开展气溶胶激光雷达观测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正在北冰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