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这个词一般形容言行举止过于阴柔的男性,虽然并非是一句脏话但侮辱性却极强,毕竟男人就该有个男人样,任谁也不愿意养了十几年的儿子,因为缺少男子的阳刚之气被别人贴上“娘炮”的标签。
(资料图片)
家长要明白“男子气概”是养出来的,妈妈宁可让他荷尔蒙过剩也坚决不能让她娘里娘气,这里的“娘”不仅仅是指孩子的气质偏向于女性化,更多是指在他们做事独立性上,否则多年之后你心目中气宇轩昂的儿子可能真的会变成“娘炮”。
幼儿园老师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前不久园内举办了一场儿童运动会,有一个项目是双人足,需要一男一女两个小朋友组合闯关。当时有这么一位小男孩比赛还没有开始,就一直哭着说害怕自己摔倒,老师过去安慰他应该勇敢点,看看其他小男孩都已经蓄势待发,一点也不害怕的。
可是,老师费尽口舌小男孩仍然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和他一组的小女孩忍不住说了一句:“胆小鬼,跟你一组可真倒霉。”这时候小男孩的家长也站出来生气的说:“哭哭哭,你就知道个哭,怪不得平时在幼儿园中受欺负,你能不能有点男子气概,还不如人家一个女孩勇敢。”
说着就把男孩拽出了比赛队伍,在旁边仍然不停的指责他,整个运动会孩子没有参加任何项目,也被其他小朋友所孤立在外。
我们回顾这件事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胆小懦弱?那些与男孩子相关联的坚强、勇敢、独立、责任似乎都不沾边。
作为男孩,胆小也就算了还动不动就哭闹,这样以后如何保护自己的家人
那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的孩子呢?
妈妈的强势让男孩缺失了应有的气概
其实,整个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妈妈始终处于一个强势的态度,想必平日里孩子也一直处于弱小一方。
有些时候妈妈对孩子的管理应该适当“放手”,把孩子管得太严,生怕孩子在外面吃亏或者碰壁,一有风吹草动就挺身而出。
这样长期活在母亲的控制之下,不仅让孩子丧失了自己面对挫折的能力,还会让他们变得没有自信,性格更加内向、孤僻,遇事也不能够坚强面对。
妈妈的作为致使男孩走上一条不归路
对于一些长得漂亮的小男孩,有些家长总喜欢把她们打扮成女孩子,比如烫发、穿裙子、化妆等等,原本这些都是女孩子的专属,如果应用在男孩子身上难免会有些不妥。
事实上,这样的行为让男孩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柔美”,而这并不利于性格的发展,长大后变得娘里娘气也就是情理之中。
妈妈的态度取决于男孩日后发展方向
家庭之中妈妈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这其中包括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而爸爸却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关乎甚微。
事实上,爸爸更能够给予儿子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在育儿方面他们会摒弃女性的教育模式,更多采用“狼性”来提升儿子的男子气概。
如果妈妈大包大揽地不懂得退出,爸爸又不参与孩子的成长,那么男孩的性格注定会变得女性化。
如何让自己的儿子充满男子气概,方法得当效果才能显而易见
培养“男子气概”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从他们出生之日起就要不断地培养和激励,帮助引导他们收获阳刚之气,而不是一昧地去保护他们。
不要帮孩子去解决难题,而是教授他们方法
家长挺身而出只会让他们越来越懦弱,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他们自己去面对,你可以给他们出主意但绝对不能够亲力亲为,只有他们掌握了自己去解决难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展现男子气概。
男孩可以哭,但是哭后记得要擦干眼泪
有些家长觉得男孩子哭就是没有男子气概,于是告诉他们不许哭,其实哭并不能代表什么,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哭只是释放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所以,不要一昧地压制孩子释放负面情绪,哭可以,但是哭过之后需要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奔跑,这才是真男儿。
鼓励孩子去探索冒险,建立性别荣誉感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做?担心他们受伤让他们退缩,如果你这样做那么他们恐怕永远都无法成熟阳刚起来。多鼓励孩子去探索冒险,哪怕受一点点小伤、失败都不要紧,总有一次会成功,当他们获得了认同建立了荣誉感,就会知道这一切都值得。
在男孩的教育问题上,妈妈不仅要学会收敛自己的“霸气”,还要学会勇敢的“退出”,这不意味着你将要脱离对孩子的管控,而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向“男子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